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 正文

欲盖弥彰的意思及典故

2019-11-15 13:16:59文/张敏

欲盖弥彰,拼音是yù gài mí zhāng,意思是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欲盖弥彰的意思及典故

基本解释

◎欲盖弥彰:想隐藏坏事或过失的实情,但却更加暴露。

引证解释

谓想掩盖过失或坏事的真相,结果却暴露得更加明显。语本《左传·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章,同“彰”。《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陛下临朝,常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僻。或畏人知,横加暴怒,欲盖弥彰,竟有何益!”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三:“余谓絛之言,正所谓欲盖弥彰矣。”孙中山《宣布粤变颠末表示统一意见宣言》:“观其於文在军舰时,所上手书,称大总统如故,可证其欲盖弥彰已。”

典故说明

孔子的《春秋》,在鲁昭公三十一年记载了一条史事:「冬,黑肱以滥来奔。」《左传》对这条记载作了这样的阐释:鲁昭公三十一年冬天,邾国人黑肱带着滥城投奔鲁国。按《春秋》的笔法,原本地位低下的人和枝微末节的事情并不值得记载,这则史事会被记录下来是因为关系到鲁国的国土变动。君子说:「出名不可以不慎重,就像黑肱,虽然他带着土地投奔鲁国,是为了求生存而非求出名,但是被史书记录下来,反而留下坏名声。所以君子在行动时会想到礼,在做事时会想到义,不会为了利益违背礼,也不会作出不义的事后,才感到愧疚。有的人想追求名声,《春秋》却不加记载,有的人想要掩饰,反而被明白地记了下来,这是为了惩罚不义之人。」后来「欲盖弥彰」这句成语,就从原文「欲盖而名章」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想要掩饰过失,反而使过失更加明显。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