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魏磊磊2019/1/15 7:19:04阅读55次历史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 原珊珊山东省 邹城市2019/1/15 7:31:43

    三方面条件促成辛亥革命爆发

    1.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被统治者无法照旧生活下去。

    (1)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其特点是: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清政府持“中立”态度,结果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英国侵入西藏地区。

    (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表现为反洋教斗争、抗捐、抗税、抗租、抢米斗争、罢工、罢市,少数民族与会党起事等。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

    2.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骗局的破产,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1)“新政”的实施及内容:(领会1)(选择)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为“洋人的朝廷”。清王朝为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平息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怨,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于1901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清末“新政”涉及:一是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二是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三是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四是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

    (2)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及其破产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长达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清王朝封建统治,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并非真正向资本主义迈进的立宪。1911年5月,组建“皇族内阁”,引起立宪派不满,也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汉族官僚同满族官僚的矛盾。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形成(“推翻清朝旧房子”的主观力量)(领会2)(选择)

    (1)阶级基础: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初进一步发展,其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必然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2)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两条途径上逐渐形成的(孙中山、黄兴等均是这样的学历背景)。他们深感到民族危难的加深,开始用自己熟悉的西方资本主义理念和方法,走向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之途。

    0 0
  • 马强贵州省 赤水市2019/1/15 8:08:43

    第一,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经济上,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
    阶级力量上,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为量进一步壮大;
    思想上,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政党统一领导的新阶段;
    政治上.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共同的奋斗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二,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清廷立宪失败后进一步孤立衰落,革命势力在收回利权的斗争和武装起义中人断壮大。
    第三,革命时机成熟。保路运动调动湖北新军,清廷在湖北统治空虚,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0 0
  • 范景轩江苏省 无锡市2019/1/15 8:08:43

    1. 民族危机加深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2. 社会矛盾激化。

    为了支付对外巨额赔款,清政府追加税收,巧立名目,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3. 清末“新政”的破产。为摆脱《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国内外困境,清政府于 1901年宣布实行“新政”,改革措施包括:

    ①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②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③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④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废除科举考试。

    综观“新政”,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丝毫没有触动从朝廷到地方体现封建专制的整套统治机构。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0 0
    你尚未登录高三网,不能进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