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一棵树阅读答案

    王悦鸥2017/2/21 7:04:11阅读871次阅读

      成全一棵树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它们栽在门前。

      ②母 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她又瘦又小,一点也不强 壮,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 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它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了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他自己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它的哥哥姐姐们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去学校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读书。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了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冬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他们都叫他阳光。

      11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他的家乡,母亲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就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12他是坐着一辆小轿车回来的。但他没有让车子进村。从村头他就下来自己走路,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13远远地他首先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那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的心里一热,急急忙忙冲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他的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是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14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门外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那些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15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她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儿,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了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去偷偷喂那树啊!”

      16他一下子怔住了。许久许久,他突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1.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

      2.第②④⑧⑨段中的“一拐一拐”共出现了四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孩子;二是 。

      3.认真揣摩文章标题,说说它的含义是什么?

      4.文章以“成全一棵树”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5.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题3分)

      (1)结合语境,品析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

      “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

      (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他的心里一热,急急忙忙冲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他的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是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

      6.文章在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见解。(3分)

      7.文章第③段写“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请结合文章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小男孩挖坑的画面。(至少用上两种人物描写手法,不少于60个字。)(5分)

  • 邱建贵河北省 保定市2017/2/21 7:18:22

      成全一棵树读后感

      今天,我从《儿童文学》中看到了《成全一棵树》这篇文章,深受感触。

      故事主要讲了有位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挑了最壮实的栽下。这时,她腿肩残疾的小儿子擎着被母亲丢弃的小树苗,希望能让他种下这棵小树苗。母亲同意了。孩子每天悉心照料小树苗。到了第二年秋天,这小树竟长的比别的大树都高大。而这时,母亲改变了想法,送他去学校读书。几十年过去了,残疾的孩子成了著名作家。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不论别人怎么看你,都要自信、自强,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记得有一次,我们语文考试,我虽复习了,却还是担心会考的不好。第二天试卷发下来,我发现试卷远比想象中的要简单,我轻轻松松做完了考卷。可是还是怕考不好,因为每次考试,难的我会考的很好,而简单的会考的不好。我总是说自己会考0分,0分,终于,试卷发下来了,我考了88,我很失望。努力是成功的主要因素,而自信更是重要。

    0 0
  • 杨罡湖北省 当阳市2017/2/21 8:31:22

      成全一棵树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成全一棵树》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

      这篇课文主要以小树为线索,写小树实质上是写那残疾的孩子。小树经过残疾孩子的精心照料,长成参天大树。残疾孩子经过母亲的精心栽培,成为著名作家,两者是何其相似,故事又是何其耐人寻味。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怀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会成功。当你怀着坚定的信念时,你的心中定会有一种动力激励自己;当你怀着坚定的信念时,面对困难你会毫无畏惧;当你怀着坚定的信念时,你会为此拼到最后,成为真正的成功者。因为坚定的信念会使我们在漫漫人生中克服一路的坎坷、荆棘,活出灿烂的一生。

      一棵树没有自己的毅力和大自然充足的肥料,它成不了材;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斗志和母亲的细心引导,他也成不了才。即使一个残疾的孩子,只要他有着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只要他的母亲不抛弃他,能够像对待正常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他也会越长越壮,也同样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记住:成全一棵“树”,成全一个生命。

    0 0
  • 胡慧陕西省 安康市2017/2/21 8:37:22

      成全一棵树阅读答案

      1.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它不会长大成一棵大树;另一方面母亲为残疾孩子的未来忧虑。(意思相符即可得满分)

      2.突出孩子的自强(或:志坚)(回答“做事努力、有毅力、认真或执着”等均可)

      3.以树喻人。体现了小孩不向命运低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母亲对他的关爱。(意思相符即可得满分)

      4.示例一:本文写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 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写出了孩子的爱心,执着和乐观以及母亲对小男孩 的爱。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成全就是爱。题目一语双关,即指一棵本已经失去生存资格的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也可以写成小男孩成全了一 颗小树苗)又指“一出生腿就残疾了”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他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也可以写成一个母亲用爱成全了孩子)吸引读者的 阅读兴趣。

      评分标准:概括文章文意占1分,文章的主旨占1分,题目所用的手法占1分,作用占1分。

      示例二:本文写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小树成材了,那 孩子也取得了成功。小树经过残疾孩子的精心照料,长成参天大树。展示了孩子的爱心,执着和乐观。残疾孩子经过母亲的精心栽培,成为著名作家,体现出伟大的 母爱。文章以小树和小男孩为线索,写小树实际上是写小男孩,明暗两条线索交织进行,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评分标准:概括文章文意占1分,文章的主旨占1分,题目所用的手法占1分,作用占1分。

      示例三:本文写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小树成材了,那 孩子也取得了成功。身有残疾的小男孩犹如被抛弃的小树,在母亲的精心培育下,成为著名作家,不仅写出了小男孩的自强不息,坚强乐观,更展现了伟大的母爱, 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树比作小男孩,更好的揭示文章主题:成全就是爱,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评分标准:概括文章文意占1分,文章的主旨占1分,题目所用的手法占1分,作用占1分。

      5.(1)犹豫是迟疑、拿不定主意之意。心理描写,写出了母亲面对腿有残疾的孩子迟疑不决,她看到有些枯萎的小树苗心里认为孩子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又不想浇灭孩子的希望。表达了母亲对小男孩的爱。(解词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2)这 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冲”和“搂”写出了他见到久别的母亲的激动,以及对母亲的爱与思念。把母亲比作一片树叶,写出了母亲身体的轻,突出了母亲的衰老,表达了他对年迈母亲的爱与心疼。

      评分标准:描写方法或者修辞手法答出任何一点给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

      6.示例一:借物喻人,文章用被丢弃的枯萎的小树比喻身有残疾的小男孩,写出了小男孩成全小树和母亲成全孩子的故事,表达了小男孩的执着与乐观,以及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成全就是爱。

      示例二:明暗两条线索交织进行。一颗“又细又小甚至还有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小男孩的精心照顾下,茁壮 的成长。“一出生腿就有残疾的小男孩”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两条线索交织进行,成为文章发展的脉络,使文章结构更紧凑,能更好的揭示 小男孩的自强不息、自信乐观和伟大的母爱。

      评分标准:答出写法1分,结合 内容分析效果2分。

      7.答案示例:看,孩子吃力地挥动着铁锹,当他碰到一块很大的石头,他(动作);当他细细的小手被磨出水泡时,他(神态),当母亲唤他休息时,他说(语言),此时此刻,他想(心理)”

      评分标准:答案出现两种以上描写手法占2分,结合故事情节,展现小男孩的自强、执着占2分,表达文通字顺,语言优美占1分。

    0 0
    你尚未登录高三网,不能进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