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大学介绍 > 正文

高考以后如何选择大学 有什么建议

2018-10-15 16:09:42文/叶丹

高考后,考生和家长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就是选大学。要想选到心仪的大学,考生需要充分了解大学的情况,再结合自身情况,找出最佳方案。

高考以后如何选择大学

怎么选适合自己的大学

第1步、根据大学目的地海选学校

了解你所能报的批次高校的地域分布情况。

选择大学的地域,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原因和偏好。比如,喜欢离家远还是离家近?离家近,那就本市或者本省;离家远,那就去一二线大城市,因为好点的高等教育资源基本都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 ;对沿海和内陆有无特殊喜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自己的体会是基础设施上,沿海和内陆主要城市没有什么大差距了,选择不同的区域本质上是要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喜欢适应新鲜环境的人,骨子里是喜欢冒险还是安稳;对某些地域有偏爱,有些广东学生觉得不愿意去太北方,内陆学生就想去海边待待,南方学生就想去大东北感受大雪冰雕。喜欢吃,我就想去重庆成都……

总之,地域选择上可以按自己喜欢甚至是想象的去选择,无非对错,因为大学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的开始,年轻就是有资本多尝试。后面还有很多路和机会。

第2步、根据分数差值对学校过滤

小虎2016年的高考成绩是567分,湖北省当年的一批录取分数线是510,他高出一本录取分数线57分。将大多数年份录取平均分减一批线差值大于57分的学校去掉。北京地区可选学校剩下: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PS:由于我们的差值用的是录取平均分与分数线的差值,故比较该值是一种相对谨慎的分析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某些学校录取大小年的问题。

其余城市同上述方法挑出备选学校。

第3步、根据专业方向过滤学校

若对大学就读专业无特殊想法,则这一步直接跳过。如果对大学就读专业方向有要求,则去上述学校官网查看是否有想读的专业方向,没有的学校直接过滤掉。

PS:关于专业方向的建议

1)兴趣第一,能力优势第二:最重要的还是考虑自己的兴趣,毕竟是学习,没有兴趣,一切免谈,学不好,学起来也痛苦,也会无收获无有所成。再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学理工科强,还是学文科强,选自己学起来轻松的专业方向。

2)不要去追求热门,也不要太在意冷门:我的职场经历和经验越来越多的告诉我,大学学什么和做什么并不是百分百要相关。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专业不对口。选什么专业,只要能把自己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提高,以后求学或者工作都不会差。

3)最简单的选择方法:直接选择哪些你高中课程学的好,学的轻松,你学习主动性强的课程对应的专业,比如小虎高中数学和物理比较强,他又不想学纯理科,于是就将专业方向定在了工科,又由于他爱好玩游戏,对计算机兴趣打,于是进一步将专业方向锁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大类。

第4步、确定可填报的学校和专业

需要准备的数据:大学以往3年各专业的录取情况(人数和录取的最低、最高、平均分)。这个数据需要直接去各个大学官网-招生就业栏目获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大类的下属本科专业。

第5步、如何搭配备选学校

前面4个步骤中确定的学校-专业,其中肯定会存在这种情况:好的学校,在学校有特色/有优势的专业一定是录取分相对较高,报考人数相对较多的专业。最后在从上述学校中选择六所作为第一批的志愿,由于是平行志愿,则可以报一到两所最想去的需要冒险的学校放在志愿填报的最前面,报一所差值风险最小的、专业也不是很突出的学校作为保底院校紧跟其后,其余院随意即可。

高考后选心仪的大学方法

1.了解大学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有2600所左右,按办学层次可分为本科和高职(专科)院校;按举办者可分为公办、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按隶属关系可分为教育部直属、其他中央部委直属和地方所属高校。考生可从不同角度了解大学情况。

2.了解大学的办学实力。

一般可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来评估大学的办学实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可看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文科研究基地等情况。在师资队伍方面,可看大学拥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国家级教学名师、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的数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可看大学生竞赛获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杰出校友等内容。在科学研究方面,可看大学承担的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还可关注大学获得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国家重大奖励成果情况。

3.了解大学所在地域、校园环境、学习氛围。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消费水平、生活习惯、饮食、语言、气候等条件差异很大。考生的大学生活要在当地度过,毕业后也可能留在当地就业,如果到和现有生活条件差距大的地区就读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有条件,考生可走进大学校园,亲身感受一下校园环境、学习氛围等,或者听听学哥学姐的建议。大学的办学历史、就业去向、深造比例等,也是需要参考的因素。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建议考生对自己的实力、性格、兴趣爱好、职业取向、人生规划等情况进行客观评估,选择和自己契合度高的大学。

“专业不对口”问题不大。日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三成以上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职业期待不符”“迫于就业压力”是毕业生选择不对口工作的主因。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大学介绍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