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试题库 作文库 大学库 专业库

当前位置: 高三网 > 高考家长 > 正文

家长怎么和早恋的孩子沟通 成功处理孩子早恋的案例

2017-10-26 17:42:28文/张秀秀

早恋是很多青春期孩子会发生的事,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教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家长和早恋孩子沟通的内容,欢迎阅读。

家长怎么和早恋的孩子沟通 成功处理孩子早恋的案例

看这位母亲如何与早恋的儿子沟通

孩子进入青春期真的不用着急,每个人都要有这样一个过程。充分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进入青春期,父母最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误入歧途,也特别担心孩子交异性朋友,早恋耽误学习。可你要知道,你的担心根本不起作用,这个时期的孩子一定会对异性感兴趣,那是心理和生理成长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我儿子五年级的时候,一天早上上学,我爱人说:“瞧,你儿子干什么呢?”我从家里的窗户一看,儿子站在别人家的单元门口,伸着脖子往上张望。一会儿,楼上下来一个女生,两个人骑车走了。

晚上,我问儿子:“你一大早站在女生窗户底下,伸着脑袋往上看,那女生的妈妈要是看见了,她能放心吗?”

儿子挠挠脑袋说:“哦,那我得换个地方。妈,我跟你说没事儿,那女生是六年级的,我们俩就一块上学路上说说话。”

我说,你妈不在乎,可女生的妈妈很在乎。她会很想知道,自己的女儿是跟男生一起上学,还是跟女生一起上学。你是男生要有责任感,替人家想一想。

后来,儿子去哪里等我没再过问。不过,儿子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遇事会替别人着想。

上中学有一次开家长会,年轻的班主任笑眯眯地跟我说:“你儿子够有眼力的啊,他看上班里一个女生,个又高,学习又好,长得又漂亮,可女生没看上他,你儿子很苦恼。”

我说:“我儿子那么好,女孩怎么就没看上呢?这家伙自己苦恼也不跟我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到家,我想了半天,决定写一张纸条放在他的桌子上。我就写了三句话:“一个国家强大了,别的国家都会跟你建交。一个人强大了,别的人都会跟你友好。一个男人强大了,好的女孩自然会来找你。”我没跟他沟通过这个问题,只是向他亮出了女人的观点。

有一次,我在中央电视台做《面对面》节目,无意中说起这件事,一个做公益广告的记者看到了,非要让我和儿子做一个公益广告。我说,千万不能做广告,这是我儿子的隐私。那位记者说,你把你儿子电话告诉我,我看他挺开朗的,一准儿能说通。于是,我把儿子的电话留给了他。没想到,我儿子同意了。五一儿子从上海回北京拍广告,我问他:“你怎么同意了?”他说,我以为你同意了,我这是为了支持你工作。他的话让我很感动。结果,广告拍了三遍,拍完之后,儿子还问人家:“还有什么需要我交代的吗?”

三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叫《长大不容易》,首发仪式的时候,我儿子也去了。我没有邀请他,他自己主动就来了,还带着一岁的儿子和他的爱人。最后,作为嘉宾的敬一丹说:“我可以提一个问题吗?我想问问这本书的主人公之一,卢老师的儿子,你对妈妈的教育怎么看?”

在突然的提问之下,我儿子慢悠悠地说:“我妈写这本书的名字叫《长大不容易》,可我觉得我长大挺容易的。直到我当了爸爸,我才知道我妈妈不容易。我之所以觉得长大很容易,是因为妈妈给了我更多的成长空间。做错了事情,我妈从来不教训我,她相信撞了南墙我自己会回来的。长大之后,有一天我把一个女孩带回家,跟我妈说:‘妈,我要跟她结婚。’我妈什么都没问。看了看说,挺漂亮的,同意了!这就是我妈妈,我感谢我妈给我的空间。我希望卢老师的书大卖,也希望卢老师有时间多关心一下我的儿子。”

当时在场的很多年轻人都留下了眼泪,我也热泪盈眶。我忽然觉得,被孩子理解,真好!能和孩子相互沟通,彼此信任,这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应该这样和早恋的孩子交流

1、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挠。但来自家庭的压迫并没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早恋现象时,往往会马上想办法把他们拆散,这样处理,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使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

因此,建议家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别太心急,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处理。

小编推荐:孩子早恋怎么正确引导

2、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很多孩子之所以早恋,是因为他们缺少爱,所以拼命地寻求爱。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或事业,很迟回家或很少回家,甚至常年在外,孩子得不到关爱;有的家长夫妻关系亮起红灯,冷战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成了替罪羊;有的家长很少和孩子沟通,一张口就是成绩长成绩短,孩子心烦意乱。

当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取爱的时候,他们就会转而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爱,这时早恋就产生了。因此,当孩子早恋的时候,家长不应该一味指责孩子,而应该反思一下:我给了孩子多少爱?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高考家长 更多内容